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行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省委部署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决定在全市推行差异化、精准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策略,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风险等级划分
根据省疫情防控指挥部最新划分结果,我市埇桥区、砀山县、灵璧县、泗县为中风险地区,萧县为低风险地区,并根据省评估结果动态调整。
二、疫情管控措施
(一)分类实施小区、村管控。1.小区、村继续做好进出人员体温测量、信息登记等工作,本小区、村居民及车辆凭单位工作证明(含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印制的工作证)或小区发放的出入证可以自由出入,取消一户两天一人出入限制。2.村、小区网格员继续做好网格管理、人员跟踪随访等工作。3.外来人员、车辆进入须进行身份信息、去向登记,测温正常后放行。4.规模较大的小区、村可视情增加1至2个出入口。5.对14日内有确诊病例、疑似病例的小区、村继续实行封闭式管理。6.非全封闭管理小区、村按照上述措施管理。
(二)精准实施人员管控。1.对湖北等高风险地区来宿人员和密切接触者继续实行集中隔离。2.其他地区来(返)宿人员及时申报相关信息,主动登记报备所在社区,相关社区要切实落实防范措施,做好日常监测。3.依照长三角“三省一市”协议规定,实行异地隔离期互认,避免重复隔离。4.引导广大市民克服懈怠情绪和侥幸心理,切实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坚持外出必须戴口罩、测体温,不聚集、不聚餐,居家做好消毒和通风措施。
(三)保障交通路网通畅。1.全市取消高速公路、国省道及县乡道路等所有防疫检查站点,所有县乡村道路设置的土堆、护栏等硬隔离一律去除,所有挖断的道路立即恢复通行。各县区确需在国省道设置疫情检查站的,按规定逐级报省政府批准;需要在县乡村等道路设立的报县级党委政府批准。2.所有外来车辆不再劝返,在高速公路出口设置湖北籍车辆人员的专用通道,落实“两查一测”机制(查来源、查去向、测体温)。3.取消市内车辆临时通行证。4.有序恢复城市公共交通(含出租车)及农村班线客运,保证交通运输、城乡公共交通正常运转。
(四)分批保障公共服务。1.城市公园、游园、广场、室外文化体育设施等公共空间恢复开放,进出人员不再测量体温,但不得举行公共集会活动。2.各类酒店、宾馆、餐饮门店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护措施基础上,逐步恢复营业,餐饮服务单位不得提供堂食(含包间)服务,推行“无接触式”送餐服务,宾馆酒店严格落实入住宾客的信息登记和体温测量工作。3.便利店、烟酒店、超市、果蔬店、面食加工店、理发店、洗车房、家电维修、车辆维修等生活必需服务类店铺有序恢复营业,从业人员和消费者必须佩戴口罩,营业场所必须严格落实消毒、通风措施。4.影剧院、KTV、网吧、澡堂洗浴店、儿童娱乐场所、图书馆、室内体育馆、健身房等聚集性活动场所暂不开业营业。5.全市各银行营业网点分批恢复正常营业,各银行机构要对内部设施做好消杀防疫,推广信息化服务;企业和市民办理业务时,要做好自身防护,避免人员聚集。
(五)有序推进复工复产。1.在落实“五有”“六个到位”的前提下,稳妥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应开尽开”“应复尽复”。2.企业复工返岗人员及车辆凭工作证进出居住村、小区,复工复产企业要担起疫情防控主体责任,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规定,并提醒员工做好个人防护。3.各地各园区和行业主管部门要落实属地管理、行业监管责任,加强对复工企业的督查指导,对未按要求落实防疫措施的企业要责令停产整顿。4.各地各园区要及时发布用工信息,支持和帮助群众本地就业、就近就业。对外出务工人员,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强精准对接,帮助及时返岗,力争务工群众“出家门进车门、下车门进厂门”。
(六)规范实施诊疗管理。1.除急诊或发热患者外,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全面实行预约诊疗,保障群众就医需求,减少聚集、避免交叉感染。2.加强对发热门诊管理,对就诊人员进行来源地、旅居史和个人身份信息登记,逐一询问《告知书》内容并让其签字确认。3.实行零售药店购买有关药品实名登记制度。药店要对购买咳嗽、感冒、退烧等药品人员姓名、联系电话、身份证号、家庭住址、购药名称等信息进行登记,并及时将登记信息按属地管理反馈至县区市场监管部门。市场监管部门每晚八点前将信息报疫情防控指挥部社区指导组,及时落实管控措施。
三、工作要求
各地要认真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根据本地区风险等级和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制定分区分级精准防控措施,做好差异化防控工作。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狠抓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落实、落细、落地,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同时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努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宿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
2020年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