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是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是守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阵地,我省持续推深做实公立医院党建工作——

擦亮“姓党为民”底色

文章来源: 安徽日报浏览量:发表时间:2025-01-16 10:07 责任编辑: 区政府信息中心
字体大小:【    】 打印

公立医院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行业党建的重要抓手,更是推动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我省强化公立医院党的领导,推动公立医院党建走深走实、见行见效,为维护人民健康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坚持党建引领

理顺机制汇聚合力

公立医院是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是守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阵地。因举办主体、主管部门不同,公立医院党建工作面临着“条块共管”的工作实际和“九龙治水”的管理难题。

“为破解多头管理、分散管理问题,近年来,我省持续加强公立医院党建向卫生健康行业党建拓展,注重管行业与管党建融合、党建与业务融合,推动沿着行业链条建强组织指导体系。”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刘同柱介绍。

2020年,我省成立省卫生健康行业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目前,全省市县卫生健康行业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均完成组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不论举办主体、主管部门、党组织隶属关系,全部纳入指导委员会指导范畴,形成上下贯通、左右协调、执行有力的领导体制。 2021年,省卫生健康委增设卫生健康行业党建工作指导处,实现卫生健康行业党建工作有专门机构、有专职队伍、有专项职责。

卫生健康领域如何做实党建引领?2020年,金寨县敢为人先,在全省率先探索成立县委卫生健康工作委员会,作为县委派出工作机构,将县域医疗、医保、医药“三医”重大改革事项,集中到县委卫健工委统一管理、决策、调度,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目前,全省已有26个县成立县委卫健工委,5个市实现全覆盖。

公立医院“姓党为民”是应有之义。全省各地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推动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分设,确保公立医院成为党领导下的守护人民健康的坚强阵地。

“对公立医院党建工作拉单列项、压实责任,推动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融入医院治理全过程各方面各环节,有效发挥医院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省卫生健康委行业党建指导处处长计承县介绍,截至2023年初,全省纳入调度的252所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全部在章程中设立党建工作专章,明确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全部实现党委书记、院长分设。

突出强基固本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走进安庆市立医院,一个个党建元素随处可见。医院党委不仅在门诊、收费、出入院、医技等窗口科室设置了92个党员示范岗,全院776名在职党员还均在工作时间佩戴党员徽章,亮明党员身份,通过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突出党员示范作用。

亮党旗党徽、亮党的阵地、亮党的声音、亮党的活动、亮党的荣誉、亮党建品牌。去年以来,我省遴选8家公立医院,创新开展“六亮”行动试点,推动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

据统计,试点医院共有2630名医务人员在互联网挂号系统亮出共产党员身份,推动诊疗服务流程再造113项,开展志愿服务1407次,患者满意度不断提升。

“支部覆盖科室数量多,组织生活很难规范开展”“支部书记不是科主任,在科室里没‘话语权’,党建工作不好抓”“组织生活形式单一,青年医务人员参与积极性不高”……这些曾是不少医院基层党支部和支部书记面临的困境,也是影响医院基层党建质效的突出问题。

聚焦难点堵点,省卫生健康委等着力建强基层组织,推动全省公立医院将“支部建在科室上”,广泛实施医院内设机构党组织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建立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双培养”机制,推动党支部参与科室重大问题决策制度落实。

“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临床医技科室党支部中,超过95%的支部书记由业务骨干担任,支部参与科室重大问题决策的制度机制基本得到广泛建立。”计承县介绍,我省还实行公立医院发展党员计划单列,2024年拿出1500余名指标专门用于公立医院发展党员。

弘扬清风正气

强化医德医风建设

增开专家午间、夜间门诊,开展“中医中药下基层”“家门口的守护人”活动,优化就诊环境、升级病房服务……去年以来,聚焦破除患者就医的“烦心事”,安徽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党委强化宗旨意识,开展全面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医院先后获全国“改善医疗服务先进典型”“群众满意的医疗机构”等荣誉称号。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国之大者”。服务好群众,良好的医德医风是关键。全省公立医院强化党风行风和医德医风建设,拓展系统内反腐败斗争广度深度,推深做实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着力提升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

省卫生健康委在系统内连续三年开展志愿服务、解决难题等“四个在一线”活动,组织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医疗卫生机构、生命健康企业等基层一线,了解发现问题、提出解决对策,通过“解决一个问题”推动“解决一类问题”。

以人为本听民意,立行立改优服务。各级公立医院管理层深入基层,走流程、听民意、抓提升,站在患者视角体验诊前流程、门诊流程、住院流程,真正了解民众所需,帮助解决人民群众在看病就医中的疑点、难点、痛点和堵点。

安庆市在公立医院实行医德“一票否决”制,将医德表现与医务人员的晋职晋级、岗位聘用、评先评优和定期考核等直接挂钩。持续开展“立足岗位作贡献”“为民惠企争模范”“双联系双报到双服务”“深入一线听民意,聚焦诉求解难题”等志愿服务活动,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高,赢得了群众的点赞和口碑。

淮北市中医医院党委探索建立党员量化积分管理模式,从履职、作风等四个维度,构建党员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以支部为单位对党员实行量化管理,把党员评价结果与评先推优、党内表彰、支部年度考核等挂钩,并作为职务晋升的重要参考依据,调动党员创先争优的积极性。截至目前,各支部已有100多名党员建立积分档案。

促进融合赋能

提升党建业务质效

针对公立医院党建与业务融合不够紧的问题,宿州市卫生健康委持续强化“党建+”行动,引导全体卫健干部职工“从政治上着眼、从业务上着力”,把党建工作融入卫生健康业务的全过程、各环节。同时,开展“红色党建联盟”活动,全市14家公立医院与45家民营医院结成“红色党建联盟”,从公立医院选配93名优秀党员、党务工作者组成“红色指导团”,对接帮扶民营医院党建,开展“四联”活动170余次,推动行业党建与业务水平整体提升。

管行业就要管党建。我省建立健全“行业抓、抓行业”党建工作机制,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筑牢战斗堡垒,擦亮党建品牌,培育骨干人才,不断释放党建引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效能。

据了解,我省共有安徽医科大学一附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3家医院入选第一批全国公立医院党建示范医院,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党支部等14个党支部入选全国公立医院临床科室标杆党支部。全省先后获批9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新增近万张高水平专科床位;同时,布局建设21个省级区域(专科)医疗中心,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市县。4家省属综合医院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最新结果中位列前100,均取得历史最好成绩。记者  黄永礼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