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宿州市埇桥区人民政府 > 法治政府年度工作报告
浏览量:   字体大小:【    】打印
 号: 003191711/202503-00032  信息分类: 法治政府年度工作报告
 内容分类: 其他,公安、安全生产、司法,其它,个人,企业 发布机构: 宿州市埇桥区司法局
 成文日期: 2025-03-31  发布时间: 2025-03-31 09:53
号: 非正式文件,无文号  性: 有效
 废止时间: 暂无  词:
称: 宿州市埇桥区人民政府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人: 初审:赵娟     复审:夏思琪    终审: 郭艺林

宿州市埇桥区人民政府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文章来源: 宿州市埇桥区司法局发表时间:2025-03-31 09:53 责任编辑: 埇桥司法局浏览量:
字体大小:【    】打印

宿州市埇桥区人民政府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埇桥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一条主线、五大行动”工作要求,全面建设人民更加满意的法治政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和成效

(一)把牢政治方向,法治政府建设更加坚强有力

一是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法治思想紧密结合,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全区各单位理论学习及区委党校科级干部进修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的重点内容,做到一体学习领会、一体指导实践、一体推动落实。举办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暨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讲座、埇桥区党政领导综合素能暨法治能力提升培训班,发挥领导干部先学一步、学深一层的示范引领作用。

二是持续推动主体责任落实。推动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召开党政主要负责人专题述法评议会,由评议团对述法单位进行现场提问、现场测评,将法治思维贯穿研究部署、谋划设计、拍板决策、推动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拓展专题述法向重点执法领域延伸,印发《关于组织开展重点执法领域专题述法的函》,要求相关执法单位组织开展本系统专题述法,将述法工作向下属单位负责人延伸,做到述法主体由“关键少数”延展至“关键群体”。

三是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水平。持续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及省、市实施方案,规范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制定和公开工作,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以更高站位、更严标准、更实举措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持续深化巩固创建成果。2024年,宿州市埇桥区法律援助中心被司法部评为“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区司法局2名同志分别获评“全国社区矫正机构先进个人”及“2023年度安徽司法行政年度榜样人物”。

(二)紧扣发展大局,政府管理服务更加便民利企

一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以“服务实体经济 律企携手同行”“送法进万企”等活动为载体,组织律师为市场主体出具法治体检报告73份,梳理法律风险点109条,提出法律建议107条。深入推进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专项行动,兑现资金5700余万元。健全政府守信践诺机制,深入治理政府采购、招标投标、招商引资等领域失信行为,靠前治理195件涉政务失信预警案件,政务失信零发生。全面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排查全区现行有效且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其中涉及经营者经济活动政策措施48件。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办理商标侵权行政处罚案件60件,专利类案件4件,全年新增发明专利授权150件。

二是优化市场准入机制。全面执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持续推动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典型案例通报、市场准入壁垒排查清理制度落地落实。全年新增经营主体约2.85万家。核准、受理企业投资备案类项目1674件,总投资额约504.97亿元,企业投资核准类项目2件,总投资约0.44亿元,政府投资类项目63件,总投资额约60.82亿元。

三是履行“三书同达”制度。以“谁认定、谁提醒”为原则,落实失信行为认定书、信用修复告知书、信用合规提示书“三书同达”制度。将信用修复指导关口前移,降低失信成本,引导经营主体及时纠正失信行为、消除不良影响。2024年,各行政执法部门为市场主体送达信用修复告知书1600余件,行政合规建议书959件,督促引导失信主体完成信用修复申请近1000条。

(三)坚持良法善治,依法行政体系更加健全完善

一是严格落实行政决策程序。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安徽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推进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2024年开展合法性审查89件,提出法律意见113条,召开案件会商会22次,收集政府法律顾问提出法律意见120余条。持续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清理并保留规范性文件93件。

二是拓宽行政决策参与渠道。积极推行公众参与制度,邀请公众代表参与常务会议议题讨论,在重点领域举办新闻发布会与政府开放日活动,加强政民沟通。注重听取法治人才专业意见,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公职律师工作的实施方案》,2024年全区公职律师参与合作项目洽谈,审核重要法律文书或合同协议27件,参与信访接待、矛盾调处及涉法涉诉等案件化解工作69件,参与行政处罚审核、行政诉讼等工作136件,参与法治宣传教育43次。

三是推动镇街合法性审查全覆盖。坚持将推进乡镇街道合法性审查全覆盖作为提升基层依法治理水平的有力抓手,聚焦制度机制建设,着力提升合法性审查全覆盖工作质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镇街合法性审查工作的通知》《关于报送合法性审查工作典型案例的通知》等,提高镇街合法性审查工作规范化水平,全区各镇街开展合法性审查89件,提出审查意见110条。

(四)强化协调监督,综合行政执法更加严格规范

一是加强机构队伍建设。加强执法监督机构建设,启用“宿州市埇桥区人民政府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公章,明确行政执法协调监督职能。探索将司法所纳入“省市县乡”四级执法监督体系,全区各司法所指导镇街执法大队进行文书制作、开展案卷评查等工作120余次。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做好通用法律知识考试报名审核工作,开展行政执法资格认证模拟考试并“点对点”督学,考试通过率较2023年度上升了15.78个百分点,全区现有持证行政执法人员1741名。

二是提升行政执法质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镇街综合行政执法管理制度建设工作的通知》,推进镇街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镇街综合行政执法赋权事项包片指导工作的通知》,全区17家赋权业务指导责任部门形成包片指导工作方案,为镇街开展执法示范和案卷剖析等业务指导230余次。组织开展案卷评查会,对区农业农村局、区市场监管局等10家重点执法部门的200余份行政执法案卷进行不定向抽评,对各镇街已办结的行政处罚案卷进行全覆盖评查,并按照“一案一表”对被评查单位进行情况反馈,着力提升行政执法办案水平。

三是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扎实推行“综合查一次”改革,印发《埇桥区“综合查一次”实施方案》和埇桥区“综合查一次”事项清单(第一批),全区共开展“综合查一次”工作9次,检查企业180余家,发现并整改完成问题208个,有效减少入企次数。开展为期4个月的涉企行政执法专项整治行动,全区共排查问题3个,并制定整改措施持续整改推进。在全市“涉企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监督情况的通报中显示,全市企业对涉企行政执法满意度为89.6%,埇桥区满意度为95%,位列各县区及市管园区第一。

(五)夯实法治基础,社会治理格局更加成熟完善

一是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质效。做好法援民生实事,推动法律援助实体平台、热线电话、“12348安徽法网”深度融合,2024年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623件。培优基层法治队伍,全面实施“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埇桥区298个行政村实现结对全覆盖,“1+N结对”相关人员累计参与社会事务、提供法律服务300余次。加强乡村法律明白人能力建设,举办示范培训班1期,推荐业务骨干参加国家及省市示范培训3期,选树优秀典型录制《法律明白人“说”》节目5期。

二是完善矛盾纠纷综合调处制度。建强区级调解平台,在区矛盾调解中心增驻区法院人民调解团队、立案庭,区行政复议案审中心、区司法局行政复议股、区征收办等单位,建立矛盾纠纷跨行业、跨部门会商,重大疑难矛盾纠纷联调机制,有效化解具有“民转刑”“刑转命”隐患纠纷46件。加强基层调解力量,各镇街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35个,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353个,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9个,全区调解组织现有人民调解员1455人,2024年共调解矛盾纠纷2790件,成功2782件,调处化解成功率99.71%。

三是推动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完善复议工作机制,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埇桥区行政复议应诉监督指导四项机制的通知》,实行行政诉讼案件备案、败诉案件报告等制度。提升案件审理质量,对简单案件依法灵活运用简易程序速审速办,对于疑难复杂案件,选择举行听证会、集体会商等方式审理。2024年度行政复议机关审结行政复议案件225件、调撤35件、直接纠错26件。

(六)接受监督制约,政府权力运行更加高效透明

一是加强行政权力运行监督。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区政府共办理区人大代表议案4件、建议142件,“聚民意,惠民生”建议287件,区政协委员提案279件。持续完善基层政务公开工作,公开31个“两化”领域信息及相关政策解读。加大暖民心行动信息公开力度,展示12个项目全生命周期,全区主动公开各类政府信息2.2万条,召开新闻发布会11场。发挥审计监督保障作用,全年审计完成5大类35个项目,促进整改落实资金9570余万元,移送案件线索18起,完成到期整改问题110个,有效发挥审计“治已病”“防未病”的积极作用。

二是强化府检府院联动工作机制。深入推进行刑衔接机制,区直执法单位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线索21起。建立行政诉讼败诉风险预警制度,对确有败诉风险的案件,区人民法院向被诉行政机关及时下发《行政诉讼案件败诉风险预警通知书》,引导行政机关自我纠错。2024年,案件复议后起诉率为4%,经复议后败诉的案件为0。人民法院共开庭审理埇桥区行政诉讼案件138件,主要负责人出庭66件,出庭应诉率47.83%,达到全市不低于40%的要求。

三是加强和规范政府督查。全面督查党中央、国务院重大政策文件的贯彻执行状况,向市委督查办报送埇桥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情况4次、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情况2次、党政领导干部随机督导工作情况4次。对2024年度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83项目标任务以及政府重点工作进行督查,开展调度18次。督查市、区四大班子主要领导例会会议纪要落实情况各12期,全年共办结领导批示件129件、上级交办事项16件。围绕依法行政、履职尽责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印发通报8期。持续开展“五大行动”作风督查活动,落实“清单+闭环+督导+调研”工作推进机制,不断提高抓落实的穿透力、执行力。

(七)加强科技赋能,数字法治政府建设更加智能高效

一是深化政务服务改革。进一步精简办事流程,对已上线政务服务事项进行梳理优化,缩减流程环节和材料要求,完成2万余项政务服务事项清单要素动态调整。深化“全省一单”标准化建设,根据省市工作要求,对纳入“全省一单”的1093条政务事项清单进行动态修改完善。推进政银合作一体化建设,将政务服务功能融入农商行“惠民宝”设备,推动政务服务下沉至镇村超市、药店等场所,现有40台“惠民宝”设备接入政务服务功能,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

二是加强数字政府建设。上线运行皖事通长三角政务服务地图,为群众提供智能搜索、推荐、导航等服务,梳理全程网办事项2.6万余条,网办率99.4%。完善长三角政务服务地图,关联全区1732个服务场所,场所涉及卫健、教育、文化等领域,归集人社信息查询、社会保障卡自助、发票代开、商事登记、不动产制证、政府信息查询自助服务机等6类12台自助服务设备,为群众查询、自助办事提供便利。

(八)筑牢安全防线,突发事件应对更加科学有效

一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印发《宿州市埇桥区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围绕安全生产责任落实、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治理、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安全科技支撑和工程治理等八个方面开展专项行动,全区共排查企业7100余家次,发现整改重大事故隐患252条,帮扶指导高危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232家次,约谈通报有关地区和部门19次,下发提示函27次。

二是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加强预警预报,新建27个雨量监测站、2个地震观测站,全年共发布预警信息17次,启动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应急响应3次,启动防汛三级应急响应3次。推进基层应急管理建设,36个乡镇街道成立应急指挥机构,组建镇街不少于50人、村(社区)不少于30人的抢险队伍,有堤防的镇村成立巡堤查险队伍,切实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

三是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健全预案体系,修订《埇桥区重大活动医疗卫生保障应急预案》《埇桥区卫健委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卫生应急预案》,完善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处置程序和技术方案。加强队伍建设,42家公立医疗卫生机构、36个乡镇街道以及区疾控中心均成立突发事件与卫生应急处置队伍。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组织全区各级卫生应急队伍进行实战演练40余场,进一步提升应急指挥、流行病学调查、突发事件应急检测、应急储备物资调动等能力。

二、存在问题及工作打算

2024年,埇桥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对标法治政府建设目标,对标人民群众期待,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主要表现在基层法治队伍建设有待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仍需提升、法治宣传方式不够丰富等方面。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的收官之年。埇桥区将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持续创优法治政府建设品牌,持续营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以更大力度、更高标准、更实举措,奋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率先突破、走在前列,为推动“一条主线、五大行动”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一)聚焦强化责任落实,推动法治建设。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上持续发力,持续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改进考核评价方式,压实各单位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责任,确保高质量完成法治政府建设各项任务。

(二)聚焦提升执法能力,推动依法行政。持续贯彻落实《全省政府系统依法行政能力提升行动方案》,推动各单位牢固树立依法行政意识,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行使权力。以基层行政执法、法制审核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强思想政治锻炼,增强业务工作能力,组织开展法律知识、业务技能培训,提高法治工作队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切实把法治精神贯彻到行政决策、行政执法等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

(三)聚焦加强普法宣传,推动尊宪崇法。深入总结“八五”普法规划实施成果,研究起草埇桥区“九五”普法规划,持续深入开展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等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和政府常务会议定期学法制度,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举办青少年暑期法治实践活动。深化法治乡村建设,加大普法力度,规范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

(四)聚焦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宜商宜业。持续深化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专项行动,健全政务守信践诺机制,为企业减负担、破堵点、解难题。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助力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法治政府、诚信政府建设。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数字化水平,推进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强化民生政策解读,主动回应社会关切。

null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