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上级乡村振兴工作要求,深入扎实推进我镇乡村振兴工作有序开展,根据上级工作安排,结合我镇乡村振兴工作实际,特制定蒿沟镇2022年度乡村振兴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二、工作目标
三、具体措施
(一)总结宣传好脱贫攻坚伟大成就,全面传承弘扬脱贫攻坚伟大精神
脱贫攻坚伟大事业孕育了脱贫攻坚伟大精神,通过总结宣传脱贫攻坚伟大成就,传承弘扬脱贫攻坚伟大精神,用脱贫攻坚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继续引领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
回顾8年脱贫攻坚,蒿沟镇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1507户3397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个贫困村顺利出列,村均集体经济收人持续增长。我们深刻体会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是根本立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科学方法,以党建抓脱贫攻坚是重要保障,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是强大合力,锐意改革、勇于创新是强劲动力,严格监督考核是有效办法。
(二)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战的胜利果实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守住脱贫攻坚战果的关键之举,我们坚持“防、稳、帮”协同推进,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坚决守住“防止返贫”的底线。全面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这是底线任务,也是底线要求,我们扎实开展工作,坚决杜绝防返贫。一是坚决防好“规模性返贫”。全面梳理可能造成规模性返贫的风险点,积极探索多部门联动、多方协作模式,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政策举措和帮扶措施,构建反应灵敏、响应迅速的预警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二是着力抓好“动态监测帮扶”。蒿沟镇建立健全镇村组“三级网格”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制定动态监测帮扶机制方案。全镇7个村11133户共划分245个网格,配备245个网格员。网格员每周入户一次,帮扶责任人每月至少一次对网格内所有农户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突出问题全面排查。落实“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要求,对监测对象精准定位到户到人、把帮扶措施精准落实到户到人,逐户逐人跟踪监测、识别标注和动态管理,确保返贫风险动态清零。
坚决筑牢“稳定脱贫”的防线。对脱贫村和脱贫户坚持扶上马送一程,通过“三个确保”稳脱贫。一是确保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政策总体稳定,坚决防止各级松劲懈怠、政策脱钩、驻村工作队离岗、贫困反弹,脱贫户、边缘户帮扶措施继续制定实施。二是确保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进一步健全了控辍保学、因病致贫返贫风险防范、农村脱贫人口住房安全动态监测等工作机制。三是确保产业持续发展、就业保持稳定。持续深入推进“四带一自”产业发展模式,特色种养业实现稳定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脱贫户利益联结关系更加紧密。继续开展就业帮扶,与宿马园区部分企业结对,通过定期召开招聘会、用工咨询会,解决就业困难人员工作问题,就业人数保持稳中有升。
坚决统筹“低收入人口帮扶”的战线。坚持把做好农村低收人口帮扶作为工作重点,积极构建工作机制,增强帮扶能力。一是探索建立“帮扶对象主动发现”机制。坚持“主动申报、主动排查”相结合,基层扶贫专干、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以及村“两委”干部进村人户开展核查核实,及时发现、及时纳入、及时帮扶,实行动态监测、动态管理、动态调整。二是探索建立“资源统筹和分类施策”机制。统筹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特困人口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社会救助等各项救助政策,多部门协同开展工作,及时有针对性地开展分类专项救助,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应兜尽兜。
(三)谋划实施好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党中央赋予我们的新任务、新使命,我们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主动探索创新,全力以赴做好乡村产业发展,帮助集体与群众增收,聚焦文冠果种植、“百果园”项目、高滩萝卜、蔬菜等农业特色产业,打造“一镇一特、一村一品、”产业格局,继续推进蔬菜、水果、粮食生产标准化基地建设,创建长三角“菜篮子”基地。持续完善尹楼村文冠果特色田园综合体。种植文冠果、珍珠油杏3000亩,做大做强“尹居源”产品商标。谋划实施尹楼村“乡村农耕民俗文化”一日旅项目,建设集百果采摘、生产示范、体验传统农耕民俗文化为一体的乡村文旅体验基地。完善高滩村特色“百果园”基地。扩大无花果、珍珠油杏、猕猴桃等水果种植面积,谋划建设100吨水果和蔬菜清洗加工配送车间到村项目,实现处出有花看,年年有果吃。建设完善巩家村万亩大豆良种繁育基地中心。总结2021年大豆良种繁育经验,根据土壤适宜大豆生长的条件,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繁育基地面积,自一号路两侧300米内为良种繁育基地,谋划新建660平方粮食收储仓库一座。建设柳沟村特色文化产业园。改善柳沟村文化产业基础功能,适应柳沟村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充分挖掘开发宿州市丰富的文化产业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区域旅游文化经济发展。打造枪河村农产品物流加工中心。依靠毗邻宿马园区的区位优势,盘活“2112”遗留厂房和闲置面积,谋划新建物流加工园12000平方米,建设青、红萝卜种植加工公司。持续完善大史村千亩核桃产业基地。打造大史村核桃产业基地,谋划大史村山核桃加工厂项目,实现山核桃包装、出售,打造薄壳山核桃品牌,着力发展大史村千亩核桃产业中心。建设赵楼村“最美庭院”文化观光村。挖掘各村庄特色内涵,保持田园风貌,重点打造一院一景、一院一韵。通过家庭种绿护绿培训、绿化角、“庭院花圃”推广等措施,推进“最美庭院”创评,实现“最美庭院”文化观光。
2022年,我们将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不出现一户一人返贫的工作目标。全面推动乡村振兴落地见效,积极探索打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蒿沟经验和典型,争取在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中争取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