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埇桥区永镇镇深耕平安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调处机制,用“党建+包保+网格”勾勒“点线面”,织紧基层治理“一张网”,使社会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治安环境、发展环境进一步净化,人民群众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明确“1”个党建中心点,健全基层治理体系。基层党组织是党的执政基石,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永镇镇优化治理格局,大力推动“党建扎桩、治理结网”工作,推进“多网合一”,将党建和政法综治、民政、信访、市场监管、卫生健康、应急管理等各类网格整合成“一张网”,全覆盖升级优化全镇89个网格。大力推行村“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强化村党组织对村民委员会、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领导,有效解决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两张皮”问题,全镇七个村均实现“一肩挑”。
抓牢“7”条班子包保线,发挥“头雁”引领作用。永镇镇严格落实镇班子成员包保制度,组织精干力量,下沉到七个村的第一线,深入联系点开展调查研究、指导党支部党建工作,实行常态化“蹲点”服务,采取列席支部党员会议、座谈交流、谈心谈话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及时掌握村集体班子现状、群众期盼、社会矛盾、工作开展进度等情况。同时开展宣讲教育活动,发现优秀青年人才,充实干部后备力量。对重点村、难点村建立问题清单和工作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坚持因村施策,把握工作主动权。
织密“89”个全覆盖网格,推动乡村末梢治理。永镇镇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严格落实“平安巡”工作,成立了14支由驻村民警、村治保主任、网格员、“平安巡”志愿者组成的巡逻队伍。动员群众参与网格事务,开展矛盾纠纷上门调解、红白喜事上门帮忙、突发事件上门处理、不满情绪上门疏导“四个上门”活动,推动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具体化、常态化取得明显成效。2024年以来,永镇镇积极将为民解忧落实到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利用全镇89个“网格”,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广泛收集群众意见,积极解决个人诉求问题,化解矛盾纠纷,宣传惠民政策,协调邻里矛盾,努力通过网格化治理将民生福祉兜得更全更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