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聚焦精准,确保扶贫结果真实
永镇镇全镇人口3.2万人,辖7个行政村。现有在册脱贫户935户2190人,监测对象34户88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9户27人,边缘易致贫户11户22人,突发严重困难户14户39人,。镇成立了乡村振兴工作站,党委副书记分管日常工作,办公室有2名工作人员,全镇乡村振兴工作队9人,乡村振兴专干14人。
二、落实政策项目,确保工作过程扎实
一是主动申请项目到村到户,带动农户稳定增收。着力做好产业发展工作,一是大力发展镇村产业,聚焦产业发展短板,明确主攻方向,编制好产业发展规划,上半年7个村申请了产业到户项目的,共计215户,总金额47.565万元。现到户项目正在验收。到村项目:共计10个,其中道路建设项目5个,环境治理项目1个,壮大集体经济项目3个,农田水利项目1个。
二是落实结对帮扶等驻村帮扶。我镇关湖村、单圩村、张圩村3个村有选派驻村工作队,每村驻村工作队成员3人,由区直部门领导干部任队长兼村第一书记,区直部门2名干部任成员。驻村工作队吃住在村,每月驻村工作不少于22个工作日,严格实行请销假制度,履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职责,配合做好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精准掌握帮扶对象、制定帮扶计划、组织实施乡村振兴项目、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协调落实结对帮扶等驻村帮扶职责。
三是光伏收益明显。上半年年永镇镇7个村光伏电站,收益共计14.49625万元,带动28户脱贫户实现稳定增收。
四是实施教育帮扶应纳尽纳。扎实开展教育扶贫,经各包保学校认真核实上报,我镇2023春季原建档立卡贫困学生343人,共资助256738元,其中:学前33人,资助15740元;小学144人,资助41900元;初中81人,资助43423元;高中28人,资助40588元;中职23人,资助48938元;高校34人,资助66150元。禅堂村44人,单圩村33人,方店村66人,关湖村64人,瓦坊村87人,永镇村26人,张圩村23人,实现全覆盖、无遗漏。
五是实施家庭医生应签尽签。按照应签尽签原则免费进行家庭医生签约1203人,目前全部进行履约服务,其中包括重点监测对象(34户88人)。
六是常态化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集中排查工作。安排部署各村、各部门,根据网格化包保,全面常态化做好脱贫户和边缘户“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排查工作,并要求做到逐户逐项排查,一户不漏、一人不少,坚持实事求是、真排实排,深入排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中的薄弱环节,重点排查全镇所有农户人均纯收入是否低于7900元、愁吃愁穿、安全饮水、住房安全、基本医疗无保障、义务教育阶段子女失学辍学等核心指标。发现问题,立行立改,对无法解决的问题上报镇级进行统筹解决,据时间节点按时上报排查问题。同时及时与区级沟通确保发现的问题切实整改。截至目前,永镇镇共排查出82个问题,问题多数来自自来水问题,均已联系并配合相关部门整改。对存在问题且符合条件的农户及时履行监测程序纳入监测对象。经排查,禅堂村路明净等9户经村民小组评议、村级认定评议通过,纳入监测对象管理。
七是扎实推进 2022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反馈问题埇桥区整改工作。按相关文件精神,永镇镇经研究部署后共自查出11个问题制定23条措施,制定了整改方案、问题清单。下一步将持续加大整改措施,巩固整改成果。
八是用好就业扶持政策,保障脱贫户稳岗就业。永镇镇定期对脱贫户就业情况进行动态抽查,目前我镇现有外出务工脱贫劳动力323人。对109名已脱贫户跨省就业给予一次性交通补助,每人300-500元不等,共计补贴资金5.37万元,第三批跨省就业脱贫劳动力一次性交通补助人员正在摸排申报中;强化公益性岗位开发和管理。坚持合理开发,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公益性岗位安置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务工就业规模总体稳定。区直部门开发公益岗位134个,其中公厕管护员38个、光伏巡管员7个、护河员8个、护林员3个、镇村保洁员71个、镇村道路专管员7个,人均月增收600元;村开发保洁员、公厕管护员、禁烧巡逻员、防溺水等公益(临时)岗位35个,其中监测对象12个现不能外出劳动力就业。
九是设立防溺水公益岗,加强暑期防溺水巡查力度。永镇镇根据各村组沟塘等重点水域情况,设立岗位,明确管理范围和主要职责。全镇7个村开发了23名防溺水公益岗。要求防溺水公益岗人员每天对负责的区域至少巡查两次,并登记巡查记录台账。同时配备救生圈、救生衣、竹竿、绳索、口哨、手电筒、毛巾、草帽等物资。
十是及时核查区直部门数据比对与预警反馈信息。部分区直部门定期反馈人员看病救助、残疾人办证等信息,其中患大病32人、新增低保16人、新增残疾的3人、家中有劳动能力但未就业的21人,经网格员入户排查,村两委会议研究,结合户实际情况研判,不存在返贫致风险。
十一是稳步开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建设采集工作。永镇镇制定镇级工作方案,于5月9日召开业务培训会,组织村两委成员、乡村振兴专干、小组长入户开展信息采集工作。第一阶段先采集脱贫户、监测户以及行政村信息,已于6月15日前全部在国办系统更新完毕,第二阶段采集所有农户及行政村建设相关指标,目前正在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