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宿州市埇桥区人民政府 > 义务教育领域 > 重要政策执行情况 > 特殊教育
信息分类: 内容分类: 特殊教育
发文日期: 2024-01-11 16:33:13 生成日期: 2024-01-11 16:33:13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发布机构: 宿州市埇桥区人民政府 文  号:
名  称: 埇桥区2023年特殊教育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
词:

埇桥区2023年特殊教育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

文章来源: 宿州市埇桥区教育体育局 浏览量: 发表时间:2024-01-11 16:33 责任编辑: 教育体育局
字体大小:【    】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的要求,落实国家省市七部门下发《“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5年)》,确保全区残疾儿童少年都能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提升全区特殊教育办学水平。现就我区特殊教育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聚焦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根据不同残疾学生类型,施行“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实现最大限度的发展。在德育方面,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基础,切实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纪律教育、安全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在智育方面,着力落实好部颁教学计划的同时,抓好文化课的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社会生活适应能力。在美育方面,多渠道吸引社会各界艺术专家走进学校指导、授课,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教育活动和文艺演出活动。在体育方面,抓好体育课教学和阳光体育锻炼一小时活动,组织学生经常性参加各级各类体育竞赛活动。在劳动教育方面,主要以劳动课为主渗透劳动技能教育,培养残疾儿童动手能力。

二、聚焦教育科研,强化队伍建设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和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形成人人尽展其才、优秀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近年来,先后派出教师到北京、上海、南京、山东、吉林等地外出学习200多人次,内容涉及特殊教育教学及管理等各个方面。大力开展校本教研,组织教师开展业务学习和校本教研活动。在省特殊教育优质课大赛中获奖10余人次,先后完成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课题2项,市级课题7项。

三、聚焦职业教育,提升职业技能

根据残疾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特殊需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职业技能,为他们回归主流社会、参与就业、独立生存奠定基础。因材施教,合理设置专业,学生通过职业教育课程学习,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具备一定的社会适应和职业适应能力。采取招、聘、联、培等方式,多渠道培养职业教育师资队伍,采取校企结合、产教结合的方式建立学生实习基地,特殊学校先后培养的500多名毕业生顺利走入社会。

四、聚焦送教上门,保障教育公平

为让每一个残疾儿童都能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对因重度残疾不能到校上学的儿童开展送教上门,为这些孩子们建立了档案,并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周密的“一对一”送教活动。根据残疾儿童少年的自身情况,合理安排适合其发展的教学内容并制定送教计划,走进家庭实施一对一的送教上门服务,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教学和补偿训练,包括康复训练、认知、语言交流、生活自理、学习能力、社会适应和特长培养等方面。目前,实现全区25个乡镇、11个街道送教上门全覆盖。中国教育电视台、安徽电视台、安徽日报等十多家媒体对我区送教上门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

五、聚焦制度建设,完善特教体系

通过成立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充分履行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各项职能,发挥资源中心的引领、辐射作用,有力推进特殊教育质量的提升和融合教育的开展。一是区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为全区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工作提供教育、康复设备和人力资源服务,并承担全区随班就读工作的巡回指导、检查评估、师资培训、教育咨询、经验交流、经验总结等任务,推动全区融合教育的顺利发展。二是二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受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领导,为片域内的残疾儿童少年提供教育教学、康复服务和技术支持。为片域内实施随班就读工作的教师和学生提供巡回指导服务和支持。为片域内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提供送教上门服务。

Baidu
map